《住宅项目规范》将于5月1日起实施,新规如何影响房价?

2025/04/01 17:37:22来源:房天下 浏览量(5010)

[摘要] 5月1日起,新版《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实施,这一涉及全国90%以上新建住宅的强制性标准,从居住舒适度、适老化改造、建筑质量等多维度提出新要求。业内普遍认为,这些标准提升将直接改变住宅产品供给结构,进而对房价形成深远影响。

5月1日起,新版《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实施,这一涉及全国90%以上新建住宅的强制性标准,从居住舒适度、适老化改造、建筑质量等多维度提出新要求。业内普遍认为,这些标准提升将直接改变住宅产品供给结构,进而对房价形成深远影响。

首先,建筑成本上升已成定局。新规中要求住宅层高从2.8米提升至3米,仅此一项就将增加约5-8%的建筑成本。叠加电梯配置标准提升(4层及以上强制安装)、隔音材料升级、无障碍设施增设等要求,专家测算每平方米建安成本将上涨300-500元。在土地成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这部分增量很可能通过房价传导至市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由于原本房价基数较低,成本上涨对房价的推升效应可能更为明显。

其次,产品分化将加速。新规强制执行的日照标准、电梯配置等要求,将淘汰部分低端开发产品。例如过去常见的"握手楼""暗房"户型将完全退出市场,开发商必须通过优化楼栋排布来满足日照要求,这势必减少可售房源数量。同时,适老化设计的普及会使"全龄友好型住宅"成为标配,具备更好户型设计能力的开发商将获得溢价空间。预计未来同一区域内,合规性高的项目可能比老旧产品贵出10-15%。

不过,新规也隐藏着抑制房价过热的因素。更严格的建筑标准客观上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部分资金实力不足的中小房企可能选择退出市场,这有助于缓解部分区域的供给过剩问题。此外,居住品质的整体提升可能延长房屋使用周期,间接减少改善型需求的释放频次。以北京为例,当前二手房市场中因"居住不适"导致的换房需求占比达23%,新规实施后这一比例有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对不同城市的影响存在差异。在长江流域要求预留供暖设备位的条款,可能使合肥、南京等"非传统供暖区"的住宅成本额外增加2-3%。而三四线城市由于原有规范执行力度较弱,新规带来的合规成本可能更高。某机构调研显示,县级城市开发商预计房价将因此上涨5-8%,高于一二线城市的3-5%预期涨幅。

长期来看,这场居住升级将重构房价评价体系。过去以学区、地铁为核心的价值判断标准,可能逐步转向"舒适度指标":电梯配置率、层高数据、隔音等级等参数将成为新的价格锚点。据清华大学住宅研究所预测,2024年后上市的新项目,因规范升级带来的品质溢价有望达到房价的6-12%,而未能达标的老旧住宅或将面临5%左右的价值折损。

总体而言,新规实施初期可能推动新建住宅价格结构性上涨,但通过提升居住价值、优化供给质量,最终将促进房地产市场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对购房者而言,需要更专业地评估住宅的合规性指标,这些曾经被忽视的细节,未来都可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产价值。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进入房天下知识 买房 手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精彩评论 (0)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表评论已输入0/200字

相关百科
帮我找房
关于房天下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